为深入贯彻落实近期省、市国防动员相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夯实人防工程平战转换工作基础,提升各区平战转换与快速响应能力,加快推进军事设施保护重点任务落地见效,10月22日,南京市国动办在栖霞区靖安佳园人防工程平战转换试点区举办全市人防工程平战转换及军事设施保护工作专题培训。各区国动办分管领导、设施科负责人、维管所负责人、军事设施保护科室负责人及市国动办设施管理处、监管处相关人员共5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采取“动员部署+政策解读+专家授课+现场观摩”四位一体模式,突出实战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课程紧凑、内容充实,为下一步全市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及人防工程平战转换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

高位推动,全面动员部署。在开班动员会上,市国动办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传达了国家、省关于人防工程平战转换和军事设施保护的最新指示要求,分析了当前安全形势和任务短板,并对重点工作收好尾、开好头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会议要求各单位提高政治站位,树牢“战”的意识、立起“战”的标准、进入“战”的状态,确保关键时刻“转得快、转得好、转得稳”。
聚焦重点,精准政策解读。军事设施保护“两区两范围”划定是本轮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市国动办军事设施相关领导围绕“作战需求牵引、分类分级管控、军地协同联动”原则,系统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等法规标准,并结合我市先行试点、分步推进的实际案例,对划定流程、职责分工、军地协调、矛盾化解、标志设置等环节进行了全流程辅导,为各区科学规范推进划定工作提供了“操作手册”。
专家授课,夯实转换根基。围绕《新时期人防工程平战转换技术发展与实践》这一主题,相关专家全面解读了人防工程“平战转换”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标准,明确:人防工程平时为社会服务,在临战(战争爆发前)按预定方案、时限和技术措施,迅速改造成具备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防生化武器等防护功能的战时人防设施。培训从转换政策演变、转换内容清单、转换技术路径、转换时限要求、质量监管要点、应急预案编制等六个维度,深入剖析了龙潭街道靖安佳园人防工程平战转换试点项目的改造典型经验,有效拓宽了学员的思路和视野。
现场观摩,对标试点示范。培训期间,全体学员赴栖霞区龙潭街道靖安佳园人防工程平战转换试点项目开展现场教学。该项目采用转换物资“货架式”存储、转换流程“图表化”上墙的方式,平时作为停车配套使用,战时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平战转换,迅速形成满足一定规模的专业队人员掩蔽部、专业队装备掩蔽部及固定电站的应急防护体系。学员们边走边看、边学边问,就转换物资预置、标识标牌设置、通风滤毒系统调试、群众引导演练等细节与项目团队深入交流,纷纷表示该项目“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
下一步,市、区国动办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重点打造一批平战转换示范工程,完成第一批军事设施保护范围划定工作,为推动人防工程平战转换和军事设施保护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栖霞区国防动员办公室)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