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网站

南京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专栏 >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011年度市人防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
责任编辑: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文章来源: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3-09-10 16:30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特向社会公布2011年度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民防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处理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www.nanjing.gov.cn和本单位门户网站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

 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市人防办秘书处,电话:025-83355092

 一、概 述

 

2011年,我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拓展公开渠道,创新公开方式,丰富公开内容,人防依法行政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基本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加强组织领导。办党委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十分重视,充分认识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人防机关“准军事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机关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成立了以防办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秘书处、法宣处具体承办、各处室支持配合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保障。

 

(二)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和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落实到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规定》、《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信息保密及发布审核制度》等制度。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凡向国际联网站点与其他新闻媒体提供或发布信息,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批准。提供信息的处室应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报分管领导及分管保密工作的办领导审查批准后再予以公开发布。全年无失泄密事件发生。

 

(三)拓展信息公开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现代化手段,开展多途径、全方位的宣传活动,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和形式,方便公众获取信息。

 

1、免费开放南京公共安全教育馆。布展面积5000平方米、1个序厅11个展厅(人防、交通、消防、治安、用电、地震、自然灾害、卫生健康、生产安全)、60个展项、技术水平全国领先的南京市人防公共安全教育馆2011年年初正式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该馆采用声、光、电、影视多媒体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突出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充分展示人民防空建设成就和发展前景,重点宣传防空防灾应急知识,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及时掌握最新的防空防灾应急知识,提高全民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截止10月底实际参观人数已突破41万人次,其中省内13个省辖市、40多个市县,以及全国22个省、市和自治区同行前来观摩考察。

 

2、充分运用门户网站。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门户网站专门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民防知识的“在线竞答”、主任信箱、咨询投诉、视频点播等栏目,信息容量大,展现形式丰富,已成为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对外宣传的主窗口,成为连接全体公众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宣传人防、服务民生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办重要政务信息以及规范性文件、重大工作部署、工作动态和便民利民措施等,基本上做到了第一时间在网站公开,使人防工作的方针政策迅速传播到全社会,让公众及时了解人防机关的重要决策和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效满足了广大公众的知情权。南京人防网站已成为社会公众和国内外新闻媒体了解我市人防工作的重要网络平台。

 

每年3月份,我办都在南京互联网工作平台和办门户网站上发布《南京市人防办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全文供阅览下载。

 

3、开通官方微博。开通市人防办官方微博“宁防之窗”,同门户网站形成互补,及时发布政务信息,更多地为媒体和民众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促进网民沟通交流,同时也通过“宁防之窗”微博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愿望,以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实现与公众的良性互动。目前 “宁防之窗” 微博粉丝近2万人。

 

4、强化人防服务平台保障工作。认真做好市“12345”政务呼叫中心等人防服务平台的保障工作。及时对人防法规政策、政务信息和民生热点问题数据库信息进行更新维护,做好网络回复、在线咨询投诉电话接听和前台、督查中心转交的来电工单的办理工作。本年度共办理“12345”工单诉求66  件、“政风行风热线”投诉咨询3件、网络问政10件、门户网站主任信箱及咨询建议投诉平台15件。

 

5、其他新闻媒体。2011年年,通过《中国人民防空》、《江苏人防》、《南京日报》、南京电视台、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省直新闻媒体,刊发播出我市人防建设动态和成就,共刊发各类稿件500多篇,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人防、理解人防、支持人防。办领导走进《城市对话》、《行风政风热线》等直播节目,宣传人防工作。

 

(四)全面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我办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环节,不断推进人防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我办全面梳理审核人防行政审批、核准权限,并及时在门户网站上将办理期限、办理地点、受理条件、流程图、法律依据、服务表格等行政权力事项基本信息进行公示,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并将经审核确认的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全部进入权力阳光行政审批网,纪委监察室对所有审批过程进行实时网上监控。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超时限、违反程序等异常情况,系统自动启动预警功能,自动提醒工作人员处理,并告知监察人员,使监察人员对风险环节进行先期预控和实时监控,实现准确发现问题、及时查纠问题,确保每个权力风险都到有效防范。

 

我办自2008年6月份开始网上办理人防行政事项以来,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达到了流程标准化、全过程实时监控、信息公开透明的目标要求。据统计, 2011年网上办件达1200多项,全部通过网上并联审批的方式完成,实现了行政审批“全程上网”和“零投诉”,在全市电子监察监控系统开展的行政审批绩效测评中,人防办每月考核都排名靠前。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人防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防空工作属于战备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质。与其他部门相比,人防具有特殊性,特别是有关人防建设的规划计划、人防工程、指挥通信等信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应该严格保密。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我办对应当公开信息的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限、公开程序和责任部门都做了明确规定。一方面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凡是与社会、公众和民生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凡是能够公开的信息,都尽量向社会公开。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的保密规定,不能公开的信息坚决保守秘密。

 

2011年,我办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内容进行调整充实,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整合为以下几类:

 

1政府机构:公开机构主要职能、机构设置、办领导工作分工以及内设机构、直属单位职责等情况。

 

2、部门动态:公开领导重要活动、重大事项等工作的动态信息。

 

3、政策法规:公开人防规范性文件、法规规章及有关人防政策解读。重点公开与社会密切相关的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防空需要等相关政策等。

 

4、行政执法:公开人防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办事公开事项、投诉举报、行政职权目录及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等信息。

 

5公示公告

 

截止2011年底,我办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50多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1年度本办的2个专门信息申请受理点(人防网站和秘书处),均未收到受理信息公开申请件。

 

四、咨询处理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本办2011度在市建设政务大厅人防“窗口”、市人防行政战备值班室、政务12345平台等共接受市民咨询约3400余人次,接听咨询电话4500余次,当面接待咨询1100余人次。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1年度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务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也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务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申诉案。

 

六、 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1年,市人防办对申请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全部免费提供了公开资料。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1年,市人防办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规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新时期群众的新期望、新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有些同志对开展政务公开工作重视不够,或存有“公开越多,做事会越难”的意识;或因人防涉密信息较多,唯恐碰触高压线,能不公开则不公开,信息公开的程度还不够,有效保障不多,仍停留在浅表层面,在深化创新方面有待加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牢固树立“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健全信息公开实施细则等基本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建设,完善政府行政行为过程公开,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依法开展。继续扩大完善网上信息公开、网上服务的范围,提高动态信息更新速率。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制度,把握“公开”与“保密”的尺度,正确处理信息公开与安全保密的关系,及时、正确公布政府信息,努力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促进人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一二年三月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